先跟大家玩一个小游戏,但不要小瞧这个游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你理解了这个游戏背后的内涵,就已经对世界经济与金融的本质理解了一半了。
假设现在有三个人:老A是种苹果的,老B是做衣服的,老C是打渔的,并且他们现在身上一分钱都没有。
有一天,老A想找老B做件衣服,老B报价是2元,但因为老A身上没钱,老A说这2元先欠着,老B答应了,做了一件衣服给老A;
老B想要找老C买一筐鱼,老C报价是2元,但因为老B身上没钱,请求老C这2元先欠着,老C答应了,出海捕捞了一筐鱼给老B;
老C想要老A买一箱苹果,老A报价也是2元,但因为老C身上没钱,请求老A这2元先欠着,老A答应了,种了一箱苹果给老C。
到这里,你瞧老A欠老B 2元,老B欠老C 2元,老C欠老A 2元,他们三个人的总负债是6元钱。
老A拿着这1元还了老B(注意下这时候债务只清偿了一半,因为是欠2元钱);
这1元钱重新回到老A手里,还记得老A还欠老B 1元吗?于是老A把这1元给了老B,债务还清;同样的老B把这1元还给了老C,老C最后把这1元还给了老A。
而那个年轻人,忽然说不想买苹果了,问老A拿回那1元钱,于是老A就把这1元还给了年轻人。
其实,也不需要1元那么多,即使是1分钱也可以,只需要按照上面同样的方式转600圈,债务就消失了。
其实聪明的小伙伴已经发现了,即使没这外来的钱,这三个人其实已经互不相欠了。如果换成两个人相信会更好理解,你欠我我欠你,其实这时候债务已经相互抵消了。而这年轻人那来的1元钱,只不过是走下过场。
但重点是,因为这三个人的负债行为,使得社会多了一件衣服、一筐鱼、一箱水果,总值6元的GDP。而这期间的货币流通量只有1元。
我们不妨再大胆些,把它弄到6亿元的GDP如何?老A找老B做1亿件衣服、老B找老C捕捞1亿筐鱼,老C找老A种1亿箱水果——总共6亿的总债务。
同样的,市场只需要1元钱,让它回转2亿次,总债务就会消失。而市场上却因此多了总值6亿的物资财富。
其实让所有人变有钱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丰富社会物质财富。
其实“经济”这个词可以由另外一个词替代,那就是“交换”。虽然我们现在有了货币作为媒介,但本质上货币最终还是为了成全物物交换。
举个例子,你打工上班后发了工资,你拿这工资去购买了几件衣服,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你用上班期间给社会付出的劳动力,换取了几件衣服。
经济发展的本质,其实就是让这样的“物物交换”规模扩大,释放产能,丰富社会物质财富。
而从上面的小游戏我们可以看到,推动物质财富诞生的,其实并不是货币本身,而是债务。
1“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让每个人能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但作为回报,就是每个人都需要生产出其他人所需要的东西,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让这样的事情不断重复,扩大规模。而“债务”就是这么一个工具,债务诞生的时候必然是有人需要借款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那个人为了清偿债务,于是不得不去劳动生存出社会需要的东西——所以,扩大债务规模就是扩大经济规模。
2、现代所有的货币都是从央行借出来的,没有债务的话就没有货币,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当人们为了还债而去劳动生存的时候,货币重新回到央行手里,正是这么个闭环使得经济运转。
最初阶级是怎么诞生的?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在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前,国家就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统治工具。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对民众收保护费的组织,但也确实提供了保护——关键是如何让民众心甘情愿的交这保护费?
按照马克斯·韦伯(不是马克思)的说法,阶级与权力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民众对秩序的渴望。也就是民众希望自己的付出所能获得的回报是可确定性的,希望自己所习惯的生活一直延续下去,那么就必须存在一个规则,而一个规则能够实施的前提,就是必须给某个个体或群体赋予其管理权与对规则的解释权,于是统治阶级应运而生。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原始社会,谁来指挥大伙打猎、分配工作、分配收获?每个人都公说公有理,所以大伙必须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来作为权威拍板人,部落才能稳定的运行下去,不然最终以分裂告终。这无形中在群体里形成了共识,于是他们必须供养着部落的领袖,统治阶级因此诞生。
然后发展出一套更高效的社会形式,那就是奴隶制社会,极度的压榨某类群体,统治阶级因此获得了优渥生活同时,也得以壮大武装力量,既能够巩固统治亦可以对外侵略扩张——然而,过度的压榨最终或引发大规模反抗。
然后就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通过占有土地,无产阶级为了获得种地不得不上缴一部分收获给统治阶级。这种方式相比奴隶制而言会更加温顺、更加“名正言顺”。
稳定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规则,是诞生经济的前提。后来,统治阶级想到比封建社会收取农业税更为高效的方法,就是收取交易税,每笔交易的诞生就会伴随税收收入的增加——这就是增值税的原型。
到这时候,统治阶级想要扩大财政收入的方法就变得简单明了,那就是扩大经济规模,让交易次数增加。
然而,在过去还是贵金属货币与金本位货币时代,社会经济的规模直接受限于贵金属的开采总量。想象一下,原本一个地方有丰富的资源可供开发b体育,但就是因为没有贵金属,所以只能晾在那。
所以,人类社会极需一个能替代贵金属的交易媒介。有什么东西,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并且它的诞生本身不需要消耗资源,不像开采贵金属那样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它的诞生本身就预示着未来产值的增加?
想象一下,一笔债务的诞生,就会诞生一笔“欠条“,而负债者必然想要赎回那欠条,那就意味着欠条会被负债者追求,而只要有这部分人追求这东西,那它就有了能够流通的逻辑基础。同时,债务的诞生,意味着负债者为了还清债务不得不劳动生产,于是未来社会产值增加。而整个过程,不需要诞生额外成本。
这就是“债务”的魔力,利用债务与信贷来拉动经济,于是市场经济的规模从被贵金属总量限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也是近代西方列强崛起的秘诀。
现在有个菜农,还有一个建筑师,菜农想要请建筑师建一个房子,需要100万元,但菜农没那么多钱于是找银行申请贷款,贷款了100万通过电子转账给建筑师,这时候银行并不需要线万的现金,只需要在账户上操作下,这时候建筑师的电子账户瞬间多了100万,于是他给菜农建了一套房子,而菜农接下来的30年时间为了还款,于是不停的种菜卖菜,而建筑师因为有了100万的收入于是每天都找菜农买菜(也是通过电子转账),30年过后,债务还清了。
而这债务从发生到消亡的过程,社会上多了一个价值100万的房子,跟总值100万的菜,总共200万的产值(GDP),数倍于债务本身的产值。
其实仔细想想,事实上银行并不需要线万的现金,甚至我们可以说建筑师一开始多出的100万收入是凭空诞生的,但同时,建筑师也因此给社会创造了一个房子,另一方面,债务可以看做是负债者在未来劳动生产创造的承诺,菜农因此不断的种菜。所以你瞧,100万的债务,转化成200万的物质财富。
而这凭空诞生的100万,我们称之为信用货币,它不需要贵金属为其作为发行担保,它的发行担保资产就是债权,或者说居民的信用。并且它一定能够流通,为什么?
因为它是因债务而生,只要有人需要追求它去还债,它就有了能够流通的逻辑基础。
当然,过去并没有电子账户转移支付,我只是为了让大家方便理解所以取一个比较贴近生活的例子,过去虽然没有电子账户,但用的是商业汇票、支票、债券等方式进行会计账簿上的转移支付,而对象一般也是不同领域的大型开发商之间的大宗交易上,直到后来电子账户的运用才普及到日常交易中。
简单来讲,近代就是以贵金属货币与金银本位货币作为基础货币,然后用基础货币为锚,以商业票据的转移支付、债券货币化等方式来实现存款派生,从而扩大债务规模(或者说信贷规模),从而拉动整个社会的产值。那时候的铁路债券甚至是硬通货,可以直接作为支付媒介。
近代史的大英帝国,还有另外几个列强,就是通过这样拉动债务来拉动整体产值,信贷、债务是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秘诀,这种方式基本不用担心货币滥发导致物价上涨(暂时是这样的),因为上面解释过了,有多少债务,就意味着将有数倍于债务本身的产值,社会产品的增量是数倍于债务本身,这也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目的——丰富社会物质财富。
首先尝试让当地加入列强主导的信贷体系,接受诸如铁路债券、物流港债券、工厂债券等公司债券作为其支付手段,当然这不是强迫的,而是利用其本身具备的国内或已经跟其他国外建立好的贸易市场保证这些债券的流通力,同时因为其市场产品的品质使得这些债券在国际贵金属交易平台上获得稳定的汇率。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资本家如果看上了一块地,然后让地主开价,然后直接开具债券,直接用其发行的债券买下地并建设好工厂,且雇佣员工,然后开始生产东西,而因为当地人多了这些债券收入,他们的消费力就增加,于是生产的东西不愁卖不出去,债券重新流回到资本家手里,债务消亡。
如果不具备开具债券的资格怎么办,或者说一个一无所有的英国小伙想要去那边买地创业,该如何做到?可以直接走银行贷款的渠道,银行开出的是以英镑标的债券,因为银行具有高信用度,所以这种债券也同样可以流通,于是用这债券买下了地建了工厂,那么同样的,因为这一系列操作使得当地收入增加,生产的东西不愁卖,于是债券流回到英国小伙手里,英国小伙于是还清了贷款,同时他手里多出了一块地跟一个工厂投资。
这样的造富神话在当时多如牛毛,利用债务货币化拉动经济,是西方列强崛起的秘诀。而关于近代清政府的失败,我国教育会归结到体制或国情上,但西方学者认为,虽然清政府学习了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甚至也学习了西方的政治体制(运动),然而这些都只能算是枝蔓,真正的心脏——也就是银行业主导的信贷扩张体系,却没有学到,这是西方学者所认为的我国近代失败的根本原因。
上面的整个债务货币化的过程,可以看成是广义货币总量扩张的过程,在广义货币总量里面,基础货币是占非常小的比例,所谓基础货币在现代就是实实在在印出来的纸币,而在近代就是金银本位货币,基础货币是作为信贷扩张的基础资产,它本质上还是跟黄金挂钩,以此为基础通过债务的一放一收实现产值增加。
如果你看懂了上述过程,就会发现黄金已经不是必须存在的了,就算没有黄金作为担保资产,这样的系统照样能够运转,那些以基础货币为锚派生出的货币化的票据,之所以能流通,是因为它本身就是银行借出来的,所以人们需要它去还债,那它就有了能够流通的逻辑基础,事实上这样的流通基础是比过去的黄金白银更加厚实,想想看,黄金白银为什么能够流通?其实是基于某种“信心”,而这种因债务而生的货币并不需要信心,只要社会上有人需要追求它去还债,那它就必定能流通。
上面是二战之前的信贷与货币体系,二战之后的今天,我们已经很少用到支票、或是债券等作为支付手段了,因为我们找到了更强大的替代品——银行电子账户与电子转账的广泛运用,它使得存款派生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上述的债务驱动经济模式更加广泛庞大。
文章先到这里,本篇文章所描述的,就是以债务与信贷为核心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形态,在这个系列专栏里,我接下来会带大家更加全面详细的理解金融与市场经济的全貌。
你会理解如索罗斯量子基金这样的大型游资,是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与市场规则来收割小国羊毛;
你会理解为什么经济运行必然存在繁荣与萧条周期的切换,我们又该如何利用这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见识到现代金融体系超乎想象的合理性与伟大,然后在期中我们会找出其深藏的不合理与漏洞,这漏洞是如何对我们的经济造成难以想象的伤害。
在试图找出一个系统的不合理前,我们必须把它的合理性给理解透彻了,再来谈不合理;在谈阴谋论前,我们必须先把明谋给吃透了,再来谈阴谋。
你至少要理解了对冲基金是怎么赚钱的,再来谈自己作为散户该怎么通过金融投机市场赚钱 - 干货逻辑的文章 - 知乎4085838
一篇文章带你彻底理解期货交易市场的运作原理;还有适合上班族的期货对冲操作有哪些? - 干货逻辑的文章 - 知乎7062337
什么是高频量化交易?为什么他们是最赚钱的行当?他们的策略是什么? - 干货逻辑的文章 - 知乎zhuanlan.zhihu.com/p/530559225
为什么说股价趋势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会形成一种惯性?支撑与压力的本质是什么? - 干货逻辑的文章 - 知乎
亦可以加入我的知识星球,一次付费便可畅读本公众号财富篇所有过去与未来的免费与付费内容,了解更多金融与资本的秘密,只需点击以下链接并按提示操作:t.zsxq.com/FyzrVjM
加入了我的知识星球就相当于一次买下所有内容,只卖258元,并且没有垂直内容!我不会像其他大师一样,先收个几十元,然后又有个VIP内容卖几千元,我向各位保证258元就是全部内容。
并且各位可以先加入,通过置顶看部分内容,如果你觉得水平可以,那么只需要等三天就可以解锁全部内容;如果你觉得我的水平也就那样,不值得你付费,你可以三天内选择退费,是的,你有白嫖我几篇文章的机会,但我相信你会看下去的,因为我的内容都是外面看不到的干货内容,真正的只有顶层玩家才知道的奥秘。
1)打工人的负债,是资本家的资产。比如你向银行贷款买房,你的负债/还款承诺,就是银行的一项资产。
2)国家的负债,最终都是扛在能创造实体财富的打工人的身上,所以并不需要把债务区分为政府债务、居民债务和企业债务,因为最终都是打工人的债务;
在产业资本阶段,资本利润和工人工资的分配是不公平的,马芸获取的利润,他这辈子光靠消费是花不完的,所以一定会产生“消费<生产”的不平衡。
而金融资本的魔法,就是把负债变成货币,来补足购买力,居民背负债务获得货币,再通过消费将货币回流给金融资本。
7)实际上,他们也是这么做的,结果就是货币越来越多,资产价格越来越高,债务也越来越高……
8)然而打工人的扛债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达到极限水平,就会摆烂躺平,然后这个循环就维持不下去了。
斯密的理性经济人理论认为,货币只有交易价值,而人们需要的,是使用价值,所以资本家不会储存货币。
相应的,资本家也不会把资产价格越来越高作为终极目标,最终仍是要兑换为「使用价值」。
所以金融资本之间是互相博弈的,当资产价格走到一个极限高位,就会有眼疾手快的资本家率先出逃,然后金融危机就爆发了。
最典型的证据就是次贷危机之前,不少金融资本家预测了危机的爆发,他们是怎么做的?给金融循环打补丁么?
10)金融危机并不会终结金融循环,它只会消灭资产和债务,然后重新开启循环……
所以打工人会通过压制消费欲望的方式,减少负债,从而摆脱金融资本的控制,这样一来,债务也就无法持续增长了……
今天就借着p2p的案例,给大家讲一台金融课——哪怕你在大学学的就是金融专业,我的金融课你也得听一听。即使你对经济与金融一无所知,我保证这堂课也能让你掌握金融与投资最核心的东西。
为什么我不看好互联网p2p平台?(对于互联网p2p平台,我是一开始就不看好的,内部群也无数次强调不能去,即使已经投资给p2p平台的也要马上把钱收回来。)
很多人把互联网p2p平台解释为上网的高利贷——这个比喻没错。但是高利贷不是我不看好的理由!中国高利贷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个行业能生存几千年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
我看问题的方式从来都是至顶而下的模式,先宏观再微观——立足宏观大背景观察微观案例,才可能有清晰的认识。
所以在讲网贷平台之前,我们先把视野抬高一个层次,探讨几个很有意思的宏观问题——
过去几届管理层三令五申要求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银行为什么执行缓慢?
金融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什么?垄断的金融牌照?雄厚的资金实力?完善的网点布局?
风控是金融企业生存的基础,是金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小微企业经营不稳定,又缺乏可以抵押的资产,银行如果盲目放款给小微企业那么就会导致大量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数量太大就可能导致银行出现系统金融风险。
所以,银行出于风控的限制无法大量贷款给小微企业属于事出有因,而管理层对银行的指令也是要求银行在满足风控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多挖掘优质小微企业给予支持。
按:金融系统怎样才能给小微企业足够的支持,这不仅是中国的老大难问题,也同样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过
原因也很简单,中国是互联网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国内几个互联网头部企业已经逐渐建立了庞大的大数据库,未来互联网头部企业
,就能挖掘出优质的小微企业给予金融支持——这个话题我们在文章最后来谈。
社会平均融资成本与两个因素有关系,其一是货币供应量,这个与货币政策有关;另一个就是与我们金融系统的风控能力有关——银行风控能力强,不良贷款率低,那么存贷差的空间就可以压缩,如果存款利率不变(银行吸收资金的成本),那么,贷款利率就可以降下来。反之,如果银行风控能力较差,不良贷款率高,那么存贷差的空间就降不下来,同样即使存款利率不变,贷款利率也降不下来。
以上两个因素中,后者远比前者重要——也就是说,银行风控能力对贷款利率的影响远远高于短期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列几组数据,大家就明白这个道理。
假如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银行运营成本是2%(网点租金、人工工资、办公费等等)、不良贷款率是3%,那么银行资金成本就是6%,贷款利率低于6%银行就得亏本。
假如银行的利润率是1%,那么最后社会平均贷款利率就是7%。这个时候即使央行把基准利率降0.25%——0.5%,对于最后的贷款利率的影响也只是0.25%——0.5%,社会平均贷款利率也是6.5%——6.75%。
假如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银行运营成本是2%(网点租金、人工工资、办公费等等)、不良贷款率是1.5%,那么银行资金成本就是4.5%,假如银行的利润率同样是1%,那么最后社会平均贷款利率就是5.5%。这个时候即使央行没有降息,社会平均贷款利率也要比前面的低。
所以,我们国有银行风控能力是决定社会融资成本的关键,即使央行大规模放水降息——央行真这么做,金融系统反而会提高风险偏好——其实就是变相提高实际贷款利率来对冲大规模放贷导致的不良贷款率上升。
银行是我国金融系统的核心支柱,银行平均贷款利率就是一个标杆,这个标杆决定了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利率。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银行不良贷款率是15%以上,21世纪之前,中国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利率也在10%以上——银行不良贷款率如此之高与经济体制转型有关,所以,中国入世谈得很艰苦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此高的不良贷款率代表着当时中国金融系统很差的风控能力,这样的金融企业一旦开放,绝对要被外资银行干得渣都不剩。所以,当时入世什么都可以让步开放,金融系统绝对不能让步开放。
21世纪后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近几年达到1.5%左右——在全世界1000家主要银行排名在7——20之间,妥妥的第一梯队。银行不良贷款率降低就代表着银行的风控能力提高,就代表着银行核心竞争力增强。这是中国去年能够扩大对外开放,包括扩大金融业的开放的底气所在。
呃,随便吐槽一句,管理层依靠数据决策;而我们有些人靠意淫阴谋论来猜测管理层意图——所以阴谋论者所谓推测的“真相”往往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
全球1000家银行前50强,中国银行目前占据12个席位,占比达到24%,所以中国金融业的实力远比大家想象中更强大。
因为我们银行风控能力逐年增强(不良贷款利率逐年下降),所以,社会平均融资成本一直在下降。
2015年12月全国金融平均利率降到了5.5%以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数据。这个数据同样也是2015年年底启动供给侧改革的决策依据——另一个依据就是银行不良贷款率已经降到非常低。
银行风控能力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银行不良贷款率没有降到一个很低的数字,大家想一想去杠杆会是什么结果?那绝对会爆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因为去杠杆收缩流动性,金融机构平均利率开始缓慢上升,去年达到了6.6%左右。你看看,在2014年之前,我们的货币供应——m2增长都是在14%以上,去年m2增速才8%,但是金融机构平均利率反而相比2014年下降了一个百分点。所以,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是多么重要啊!
2021年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但是不同的行业又有所不同,比如去年房贷平均利率就只有5.63%——这是因为房贷是最优质的贷款业务,不良贷款率非常低,所以银行才会下调这个行业的贷款利率。
同样,为什么国有企业贷款利率低?因为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是优质客户,国有企业拿到贷款都是实实在在做事的,而很多民企拿到贷款就乱来——买房买车给儿子做生意甚至转移到境外,所以民企贷款利率高主要就是这些不可控的风险因素。
决定贷款利率的主要就是银行对不同行业的风控标准,与啥国有民企真没多大关系。比如,前几年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要在银行贷款,没有合适的抵押物,地方政府财政就会出一个担保函——担保如果平台公司无法及时归还贷款就由地方财政负责。后来地方债务急剧增长,然后所有的银行就提高风控标准,将大部分地方财政的担保函视为无效。
2、银行吸纳资金的成本最低(定期、活期综合成本不超过2%),风控能力也最强(几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在1.5%左右),所以最后贷款利率也最低。
3、因为银行贷款利率最低,所以银行基本垄断了中国最优质的客户群(包括个人与企业)。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你的文章不是写p2p暴雷的逻辑吗?写一大篇银行的资料干什么?你别急,我得把中国金融系统的基本构架与脉络给你梳理清楚,这些与p2p都息息相关。
这些金融机构与银行相比就属于全面的劣势:包括吸纳资金的成本很高、风控能力不如银行,所以贷款利率也远远高于银行。
首先,信托、基金无法象银行一样直接吸收存款,只能吸引投资人群,为了跟银行争夺客户,所以只能通过高额收益来吸引客户,这就导致这些机构吸纳资金的成本很高,一般都要在10%以上。
其次,这些机构面对的贷款客户群相对银行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优质客户都被银行垄断,只能做银行不做的客户,而且一般只能做企业客户,不能做个人客户。所以这些机构很难做大规模来摊低成本,不良贷款率也降不下来。
最后就是由于吸纳的资金成本高,所以最后放出去的资金价格也很高,信托、基金一般都是在17——18%左右,这么高的资金利率必然会导致高风险,但是这些机构的毛利率也没有几个点,所以只要1个项目贷款出问题,往往做10个项目都填不上这个亏空。
以私募股权基金为例(信托也差不多),一般投资项目基本要求就是“双覆盖”——资产覆盖、股权覆盖。什么意思呢?就是假如某企业需要1个亿的资金,那么基金就要求这个企业至少有3个亿以上的净资产——这就是资产覆盖;同时还要求企业股东把90%的股权过户给基金——别急,基金不是要吞掉这个企业,这只是一种风控要求,在企业把股权过户之前,基金与企业还得签订一个股权赎回协议,在约定时间以约定价格(基金投资+约定的投资收益)基金将股权再过户还给企业股东——这就是股权覆盖。
这种“双覆盖”模式其实是一种非常苛刻的对赌风控模式,假如企业无法在规定时间按照约定价格拿出足够的现金去赎回股权,那么企业就是别人的了。也就是说基金投资1个亿的现金,如果企业无法及时赎回,那么,企业至少3个亿的资产就归基金所有了。
在双覆盖之后,基金投资后一般还会监管企业的财务部门,防止企业拿到资金转移出去。
大家想一想,一般能接受如此苛刻的双覆盖模式的企业是个啥情况?那就是资金压力很大,银行贷款做不了,又没有其它的融资渠道(高利贷不愿意)才可能接受这样的对赌资金协议。
即使对赌失败,企业无法在规定时间拿出现金来赎回股份,理论上企业以及所有的资产就属于基金所有,但是企业老板怎么会甘心如此就出局,那一定会搞出各种事情来让基金也不得安宁——以前重庆就有过这样的案例,企业老板对赌失败出局后,发出公开信控诉某金融机构“设局”吞并他的企业,然后各种控告折腾了好几年,搞得双方都声名狼藉精疲力尽。
就算是基金顺利拿到远超过投资的资产,但是大宗的资产不是跳楼打折就可以随便出售的,如果资产卖不掉,基金同样会面临现金流的考验。
2012年私募股权基金才兴起的时候,内地遍地开花出现了很多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方向主要就是房地产,只有房地产行业才可能承受私募基金较高的资金价格。
几年时间,很多私募都陆续投了几十个项目投资规模动辄几十个亿,我的一个朋友也做了一个私募基金,但是他的性格偏保守,看了很多项目,最后都放弃了,所以成为那几年业绩最差的私募基金。
2015年——2016年房地产寒冬来临,很多地产公司现金流都出了问题,直接把那些风光一时的私募基金、小贷公司带进沟里(同期也有很多信托项目暴雷,不过信托实力很强,大致还撑得住),无数基金、小贷倒闭,老板跑路。反而是我那个朋友几乎没做什么项目的私募基金活了下来。
如果我们将银行设定为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流金融机构,那么基金、信托就是二流;p2p最多算三流,大致与小贷公司、典当行是一个层次,连基金、信托也比不上。
p2p平台吸纳资金的成本很高,这些p2p平台通常以高额回报来吸纳客户——承诺年回报要达到12%——16%,加上拓客成本(给拉资金的业务员提成)、企业的运营成本,吸纳资金综合成本一般达到接近20%,企业如果再有几个点的利润,那么最后放出去的资金价格至少也要达到25%以上。
我们假设p2p平台资金的综合成本是20%,如果放出去的资金利息是25%,这就是5%的空间,理论上就只能忍受5%的不良资产贷款率;如果放出去的资金利息是30%,这就是10%的空间,理论上就只能忍受10%的不良资产贷款率。
按照前面梳理的金融体系:银行是一流的金融机构,做一流客户;信托、基金是二流金融机构,所以做二流客户,p2p算是三流的金融机构,做三流客户——好吧,现在p2p假如能够生存那就必然得有这样的逻辑——p2p做100个银行、信托、基金都不做的三流客户,在贷款利率达到25%——30%的情况下,能让90%以上的客户按时还本付息。
不是我看不起这些网贷平台,很多打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网贷平台其风控能力真的惨不忍睹。
市场上还诞生出一条黑吃黑的产业链,就是专门剪这些网贷平台的羊毛,沿海地区很多网贷平台就是被这些黑色产业链搞死的。
任何金融机构能够生存一定要建立在一个基本逻辑公式上:存贷差>不良贷款率。高利贷也不例外。
现在市场做高利贷主要有小贷公司、典当行等等,这些年几轮经济周期让一茬一茬的做高利贷的机构倒下,但是总有一些打不死的“小强”顽强地生存下来。
其一,吸纳资金的成本不高,一般是银行贷款,利率7——8%左右;这个很关键。因为资金成本不高,那么放出去的资金就不用做太高的利率,3、4分就可以做(年利率36%——48%)。这其中就有30%——40%的空间来覆盖不良贷款。
以前有很多小贷、典当行高息吸纳资金,比如吸纳资金成本一般是2分(年利率24%),这么高的资金成本最后放出去的贷款至少要做到5分(年利率60%)以上,我甚至见过以3分息(年利率36%)吸纳资金最后放出去的资金做8分(年利率108%)、1毛2(年利率144%)的高利贷。
最后这些高息吸纳资金的高利贷机构时间一长基本都会死掉。原因很简单,利率越高,不良贷款的比例就越高,这是基本的经济规律。利率超过5分的贷款基本上不良贷款率会超过50%——两笔贷款至少有一笔会出问题,至于5分以上的贷款基本就是在刀尖上跳舞、悬崖上走钢丝,即使你技艺高超,一阵风吹来就足以让你万劫不复。
其二,规模不能做大。请记住,高利贷行业是无法做大规模的,因为高利贷风控除了资产抵押,最主要的还是靠对贷款人与家庭情况的掌握,这种模式是无法复制扩大的。所以高利贷规模一大风控跟不上基本就是不归路。
想一想,那些p2p网贷平台,本质上就是上网的高利贷,其风控能力比县城的典当行还不如,一边拼命的高息吸纳资金,同时还得拼命扩大贷款规模——高利贷行业基本生存的两条红线都踩过了,不是找死是什么?
任何金融创新一定要建立在风控标准提高的基础上,这是一条铁一样的规律。凡是降低风控标准的金融创新最后一定要受到市场的惩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
最初是银行给最底层的人群发放住房贷款,首付1成,按揭9成——如此高的资产抵押率又面对收入低而且不稳定的底层人群实在是一个高风险业务。房价如果出现波动,或者贷款人收入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贷款出现问题。
本来美国两房银行发放这类贷款是很谨慎的,风控很严(贷款人资格审查)、投入资金也很有限,即使出现坏账影响也不大。后来华尔街搞金融创新,将这些贷款包装成债券拿到金融市场去出售——最后面向公众的基本就是一个完美的金融产品——有资产抵押、回报稳定,不良贷款率只有1%(华尔街金融创新者偷换了一个概念,将房贷总体的不良贷款率默认为给底层人群发放房贷的不良贷款率),这种金融产品立刻引起投资者的疯抢。
呃,前些年中国很多卖不掉的商铺资产也是学习这种先进模式,以分零小块资产为抵押,承诺年回报7%等等,一样引发公众疯抢,最后基本都是一地鸡毛。
债券卖完了,市场还有需求怎么办?那就再做一批!有钱不赚就是王八蛋!于是银行拼命给底层人群发放住房贷款,风控也不管了,反正这些贷款最后包装成债券金融市场都会买单。
最后,这些按揭贷款出现大面积断供潮,投资者这才发现,这些金融产品底层逻辑是一个伪逻辑,所以这些债券如同废纸一样被投资者雪崩般抛售,然后引发金融市场恐慌金融,然后金融危机就爆发了。
大家想一想,过去一两年随便一个成年人拿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在几十个网贷平台贷出几十万的现金出来,这些平台的风控是个啥水准?
我认为中国最后能够生存下来的网贷平台只有几个互联网头部企业做的平台,原因很简单,它们做的才是不降低风控标准的互联网金融创新。
曾经的企鹅的微x贷会根据你的社交活跃度+移动支付的频次与额度给予一个信用授信,这个额度是风险很低的,贷不良贷款率是不到0.5%!因为企鹅的大数据比阿里还强大(阿里没有社交数据),所以阿里网商贷的不良贷款率比企鹅要高,达到1%——也算是非常优秀了。
请注意一个细节,企鹅与阿里都是做的没有抵押物的信用贷款,居然能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甚至以下,仅此一点就足以秒杀全球任何银行。
所以,大数据风控做好了,远远比传统金融风控还厉害,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未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这个世界性难题只能靠中国。因为中国互联网经济最发达,移动支付也冠绝全球——只有中国才能积累海量的大数据。大数据是中国未来与美国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最大的优势。
这堂金融课就是让大家对金融领域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这个脉络就是风控,重复无数次的风控,也是无以伦比重要的风控。
推荐理由:我也算是在FinTech行业工作了四年,自己也有做一些投资,金融行业离钱太近,确实乱象比较多。黄奇帆也是一位传奇人物,主政重庆15年b体育,创立了地票制度、组建电子汽车产业集群,结果大家也有目共睹,重庆这么多年保持稳定且负担得起的房价有他很大的功劳,同时他也是一位金融爱好者,特殊的工作背景结合对经济的实践,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角。也建议所有金融从业者能读一下这本书,勿忘初心。
:中国企业的杠杆率有160%,相比之下,美国企业的债务是GDP的70%,
主要原因是企业缺少股权融资手段,迫不得已需要去借各种债,杠杆率能低下去吗?咱们的资本市场,包括股票、私募股权,如果用生命周期举例的话,还尚处于少年,参考美国股市的发展历史。
随着我国对股市改革的红利不断释放,我们这一代人都是有机会参与到这个浩荡的进程中去的
:首先要明白数字人民币不是抢微信支付、支付宝、云闪付的饭碗,这样想就太狭隘了,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三个动因:
替代纸币,降低发行和流通成本,目前平均生产一张纸币的成本是1.2元,这方面就能节省几千亿成本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目前跨境结算还是依赖SWIFT系统,从西方对俄的制裁也可以看到,SWIFT系统已经成为一个金融制裁工具,随着我国进口不断增加、资本自由兑换开放,数字人民币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
大体上都会遵循“一二三四”的逻辑,即省会城市占据本省的土地面积不足10%(一般是5%~10%);人口一般会占本省的20%;GDP一般会占到本省的30%;服务业,无论是学校、医院、文化等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业,还是金融、商业、旅游等市场主导的服务业,一般会占本省的40%
。拿河南举个例子:河南省有1亿人口,5万亿元的GDP。按照“一二三四”功能,未来10~20年,郑州市发展到2 000万人口应该一点都不用惊讶,而目前郑州市GDP规模与1.5万亿元规模相比也相差甚远。预测未来,国家中心城市、超级大城市、城市群、大都市圈还在发展,土地价格不存在大幅下跌的可能,房价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向下坠落,尚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基础。
未来十年,房价会趋于平稳,既不会大跌,也不会大涨,总体不高于GDP增速
分享下吐槽和提建议的区别。这段时间上海疫情,网上有太多的抱怨声音,似乎上海成了人间地狱,但我从不同朋友处了解到的却是另一个上海,确实刚封城一周有不少手忙脚乱,慢慢的大家也不需要为了食物担心,就医也不成问题。我们对网上的个案同情、都在宣泄情绪,但似乎很少人会站出来提出客观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大家都读一下《结构性改革》,我们政府的高层是如何提建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