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特点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目前以在岸外包为主。国内金融行业如今在快速发展时期,在金融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客户服务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的刺激下,国内金融机构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金融服务外包在我国还在初级发展阶段,主要是因为关于金融服务外包支持及监管等政策出台时间较短,政府支持不足。而且服务外包企业规模不大,国内的企业和国外服务外包业巨头,尤其与服务外包业强国印度的公司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我国金融服务离岸外包市场近年来不断扩大。我国承接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的规模在迅速扩大,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即将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我国金融市场正逐步开放,国外的金融服务外包巨头,如埃森哲、FDC、Unisys、IBM、HP、Infosys、Wipro、TCS等正加快进入国内市场,离岸业务日益增多。国家开发银行将PC等设备外包给HP;中国光大银行将信用卡外包给美国第一资讯公司。这些跨国企业通常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在我国的外包项目以涵盖复杂环节的外包为主。另外,跨国企业拥有先进的外包管理方法,我国接包企业能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我国金融外包接包商通过专注国内市场从而不断充实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也逐渐融入全球外包市场,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欧美金融机构的认可。目前,我国金融服务离岸发包市场主要集中于日本、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其中,日本的大部分离岸外包业务是我国企业承接的。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选择金融服务外包的大部分金融机构实力较强,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承包商人力资源较高、基础设施较好、具有较强的品牌或信誉。但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和发达国家外包市场相比,总体上存在着市场规模小、核心竞争力弱、业务层级低、风险控制薄弱、交付和运营能力差、人才短缺等问题金融。
(二)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区域布局状况我国本土金融服务承包商一般脱胎于原来的IT软件开发企业和国内大型金融机构自建的后台服务中心。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放开,金融服务国际承包商纷纷登陆,我国金融外包市场逐渐扩大。如今国内很多城市提出建立金融中心,其中北京和上海两地由于涉及政策引导、行业研究,以承接高端业务为主;大连、深圳、天津因为靠近沿海的地缘优势,积极承接东亚各国(地区)的金融外包服务;昆山、苏州、杭州、南京因靠近上海金融中心,主要承接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中西部的成都、西安、重庆、武汉等城市正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其人力资源成本优势日益明显,承接当地金融服务外包业务。以成都为例,近几年建的有平安保险服务中心、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中心、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光大银行成都后台服务中心、太平洋保险IT数据容灾和后援增值服务中心、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客服中心、中国银行西南信息中心、万国数据成都运营管理数据中心等。成都已逐渐成为我国西南金融服务外包中心。
(一)数据说明2012年成都市委金融办公室对成都金融机构及外包产业园120家金融机构进行了调查,主要方式是问卷调查及专家座谈,从而得出影响金融外包决策的因素(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0份)。成都作为我国中西部“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近几年在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在成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成都在产业发展环境、人力资源、综合成本、交通与通讯优势、政策扶持、产业载体等方面狠下功夫,推进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为服务外包及金融服务外包产业营造了较大竞争优势,初步形成了服务外包知名跨国企业、国内领军企业以及本土企业聚集发展的产业格局,已逐渐成为全球金融服务外包承载地。目前全球金融服务外包20强企业有一半在成都开办分支结构,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承包企业蓬勃发展,成都外包产业园初具规模,外包市场发展日渐活跃。2011年10月7日成都市政府制定了《成都市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首次明确了成都市作为“国际金融综合服务外包中心”的产业发展定位、发展路线、空间布局及产业推进措施等。
(二)变量定义表3为模型中决策影响因素的相关统计特征,可看出,外包和非外包企业在相关政策因素、服务可分解程度和市场的竞争性方面无显著差异,其他变量都存在显著差异。
(一)实证结果分析自变量对金融外包服务决策影响实证研究的输出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依存性反映的是发包方和外包商之间权利的对等性,承包商的权利越大,依存性也越大,则外包的可能性越小,可见依存性和外包决策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从优势值可以看出,依存性若变大,其选择外包的发生比降低0.197。承包商的人力资源水平对金融服务外包决策将产生正向影响,因为金融服务外包属于知识密集型,需要计算机、数据挖掘与处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金融机构通过选择拥有相关专业人才的公司,才能确保金融业务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外部效果,并减少其中存在的风险。从表4中还可以看出,承包商基础设施对金融机构的外包服务决策带来正向作用,不同基础设施的发生比达到4.142,这主要是因为基础设施的状况决定着其承接外包的能力和便利性。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多将计算机网络或程序软件等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趋向选择具有较高软件设施的承包商。另外,硬件基础设施(网络覆盖和交通物流状况等)也将从根本上决定产品的成本与效率。政策因素也将对金融外包服务决策产生正向作用,政策包括国家制定的法规和地方出台的具体措施。目前,我国国内很多城市先后建立起专门的金融服务产业外包园。为了推动产业园的快速发展,成都专门组织相关机构制定《成都市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规定了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定位、发展路线、空间布局以及产业推进措施等细节。就外包决策而言,品质和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金融机构进行外包决策时期望建立的是互相诚信、低风险以及可长期发展的服务,因此,承包商的信誉和品质也会对金融机构外包决策发挥正向作用。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由于外包涉及到商业机密、客户资料等,会牵扯到法律方面的事宜,金融企业进行外包决策时,需要对外包的产品和服务边界进行更深一步的考量,如表4所示,OR值为5.292,这说明对于核心的敏感项目,即关系到产权问题的业务不倾向于外包。表4结果还表明,市场规模将会对因变量带来一定的正向作用。这是因为:若市场中的金融发包企业越多、规模越大,则外包需求越大,从而有利于承包商达到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对外包业务的复杂性而言,金融机构和承包商是围绕外包业务开展合作的,因而其复杂性(难易程度)对外包决策有重要的影响。复杂性越高,承包商完成的难度越大,质量越难以保证。因此,业务复杂性对外包决策的影响是负向的。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考量的是当前整体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是否会引致外包交易风险,如果经济运行不确定性高,则风险就高,不利于金融服务外包交易的达成,和外包决策呈现反向关系。金融机构需了解外包业务的市场状况。假如垄断程度较高,就容易对承包商产生依赖,反之,如果市场竞争性高,承包方之间的竞争激烈,则有利于发包方对承包商的多方选择,降低外包成本,因此与外部决策呈正向关系。
(二)模型检验1.系数检验。由表4可知,模型设置的所有自变量的wald值均大于自由度为1的标准3.841,说明在0.05的水平上,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统计性显著,拒绝变量系数为零的零假设,通过了wald检验。本文使用似然比正向逐步检测法逐步引入变量,每步似然值-2Loglikelihood如表5所示,因结果大于自由度为1的卡方分布临界值,说明逐步加入的变量对服务外包的决策解释作用显著。并且在逐步检测中,Cox&SnellR2和NagelkerkeR2这两个指标数值在增大,理论上认为,类R2趋近于1时意味着模型能够实现完美预测金融。2.拟合优度检验。需要借助拟合优度检验对模型的适当性进行检验,一般采用偏差、Pearsonχ2和Hosmer-Lemeshow(HL)三个指标来实施。由于本文自变量较多,协变类型数量很大,每一协变类型的观测数很少,因此选择HL指标进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a=0.05,HL统计量的概率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水平,这说明拟合优度较高。另外,还要对模型的预测性进行评估,模型预测判别分类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6中可以看出,110家金融机构中,有89家(76+13)被模型正确分类,总正确率为80.9%。在实际观测有92家金融机构选择外包服务中,通过模型预测有76家,模型预测精度达到82.6%,而对于不外包企业的预测精度达到72.2%。这表明,本文设计的二分类Logistic模型基本引入了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预测结果较好,这对于金融机构实施服务外包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一)中国的外交与金融外交。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促使中国外交在新时期有了新特点,在坚持“韬光养晦”的同时更加强调“有所作为”,同时更加重视金融外交。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取得的成就让世界所惊叹,然而如何将经济实力转换为国际影响力,如何在欧美主导的既有国际金融体系下谋求更好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金融外交的重要作用就凸显出来。金融外交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软实力的体现。中国在全球和区域展开了一系列的积极金融外交行为。中国的金融外交体现出一些新特点:在目标上,体现出改革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以欧洲和欧元为次中心的即有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抱负;在对象上,中国金融外交着眼于新兴国家和周边国家。①
(二)中国的周边外交与周边金融外交。周边外交在我国的外交工作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在新形势下,周边对中国更具有了特殊的战略意义。中国金融外交布局重点锁定周边,这同时体现出周边是首要,金融外交是关键的战略布局思维。中国的周边金融外交实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大周边战略布局,规划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加强东盟互联互通,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金融外交策略实施;二是实践金融合作与货币互换,如大力倡议和推动东亚区域金融货币合作,通过清迈倡议,建立东亚外汇储备库,扩大东盟国家与中国之间货币互换,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金融机制建设和货币合作协议签署,旨在为人民币区域化从而走向国际化布局;三是加强对国有企业、中资企业“走出去”扶持。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给予这些企业大量的贷款资金支持,如中石化、中石油在东南亚油气投资建设,中电投、中能建,中水建等在周边国家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等。
(一)以金融中心促进地区辐射影响,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区域政治领导力。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是对中国整体金融战略的重要补充和有力支持。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打造昆明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和积极外交作用。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成后必然能发挥金融中心的产业集群、财富聚集、资源配置、经济监测、精英汇聚和信息共享等六大功能,以其金融产品多样,金融机构多元,金融管理先进,金融服务全面,在地区形成巨大的资金、人才、资源“洼地”,增强中国对东南亚、南亚的辐射力,将中国的经济实力转化为影响力,提高中国在亚洲事务的话语权和政治领导力。
(二)以金融中心促进政治互信,提高我国在周边政治和安全影响力。“以经促政”是我国加强国家间经济合作从而促进政治互信的有效手段。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际金融行为体的多元化和博弈的复杂化导致国家行为体在金融体系塑造构建中起到关键决定性作用。中国只有在地区构建稳定高效的金融体系,才能确保周边国家的稳定安全。从亚洲金融危机时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到全球金融危机后加大与周边国家货币互换和人民币跨境支付力度,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和东亚货币储备库,中国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金融外交行为。中国与周边国家金融合作相互依赖度不高,合作程度低,目前具有高效、系统性、功能性全面的国际金融中心只有香港和上海。另外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人民币结算只有通过新加坡离岸人民币中心,这削弱了中国金融外交的合力,呈现出合作很多却成效甚微的不利局面。因此我国在西南地区建立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迫在眉睫,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建成后将大大弥补这一空缺,并有效补充中国在周边金融外交的实践意义,达成“以经促政”的外交战略目标。
(三)以金融中心促进经贸合作,提高我国与东盟、南亚各国的相互依存度。积极的金融战略构建高度的相互依存度。金融中心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金融外交战略,通过经济接触、经济联系、经济刺激来达到国家的对外经济战略目标。同时国家也可以通过金融中心所得到金融资源和信息对于目标国家进行经济制裁。①按照云南省建立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要逐步建成区域性国际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投融资结算、国际货币交易、票据交换中心,实现在东南亚、南亚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实现上述目标后,昆明区域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将大大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质和量,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开展离岸金融、债券票据、货币兑换等各项金融业务,提供多层次,功能完善的金融服务。
(四)以金融中心促进人民币区域化,助力我国金融战略,构建亚洲新型货币秩序。人民币的国际化首先是实现区域化,使人民币能在周边国家实现流通,结算、投资的货币职能,提高东南亚、南亚国家对人民币的市场接受度。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和作用能促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实现,能为中国与周边国家进行快速便捷的人民币结算,落实所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官方交易中的可兑换,并降低因汇率造成的贸易损失。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必将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实现人民币的回流和投资货币功能,为我国构建亚洲新型货币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助力我国金融新战略。
中职教学中有必要引入案例教学法,原因有二:首先,符合金融专业自身的特点。本专业课程内容抽象性很强,然对应用性、专业性要求又很高,中职教学中老师倘讲得比较深入细致,学生无法理解接受,讲的精炼浅白,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又会遭遇到许多问题。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正在于解决这一矛盾,化抽象逻辑性强概念及原理为具体,让学生在典型案例中明确理论知识的表现与作用,能够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分析金融问题。其次,中职金融专业主要目的在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然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由于社会生活中对金融业务安全性要求极高,学校往往无法给每位学生提供可以实践操作的机会。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为中职金融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假定的平台,帮助他们面向操作和管理,掌握实际的金融分析、风险控制等等综合业务能力,更好地应变复杂而敏感的金融市场变幻。
一个合适的案例应该具备这样一些特质:第一,与教学内容密切相连,契合课程学习目标。第二,选择与当前社会贴近的,也即我国乃至全球的金融行业焦点问题,让案例富有时代感,能够顺时而变,有时为了更直接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必须删繁就简,将实际案例进行适当改编,以适应实际教学情况b体育。第三,案例当中问题的设置必须遵循“能够着”的原则,中职生普遍基础较差,老师应在了解他们知识储备及积累的基础上,设置可以通过讨论探究就能够回答掌握地问题,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通过导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基本框架。在导入之前,有必要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在网上浏览,搜集相关资料,针对“网络银行安全性”这个问题,就可以看看相应的新闻报道等等。
多媒体播放的时事能够使案例更具真实性及时代感,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网银,笔者会特意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段网络银行盗窃案例,让学生收获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冲击。
针对案例内容设计的问题有:谈谈你对网银的认识;网银有哪些缺陷;这起盗窃案中作案分子是如何进行的;网络银行存在哪些漏洞;我们如何正确使用网银……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更重要地扮演者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需要特别注意调动并鼓励学生都参与进来,通过整理、分析、讨论集思广益,让案例能够多层次更为立体的展现出来,深化学生的理解。为了使讨论探究环节有序有效,需要处理好这样两点:其一,合理控制课堂讨论节奏。针对教学案例所设计的问题是由浅入深的,一旦深入,问题难度较大,讨论的热烈气氛可能就会冷却,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插入该要传授的内容,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但是也不能滔滔不绝,让讨论流于形式,限制了学生思维。其二,分析问题之后必须探究解决对策。案例的引入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金融知识,倘若只是停留在表面则达不到这一效果,老师应该必须努力去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现象,以书本理论知识为指导,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探究实际教学策略,让案例分析最后回归到实际问题之中,提升该专业学生面向基层,面向操作的解决金融问题难题的能力。
中职金融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主要作用在于,借助案例将理论以及政策同实践结合起来,为了解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可以利用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本次教学案例应用的反应以及构想,是否掌握理解了本节课重难点知识。另外老师之间,也应该互相讨论,指点问题,为案例教学法的完善积累经验。如此,建立起一个案例教学效果、同行信息交流等多方面的反馈系统。
研究性教学的核心思想是构建以研究为基础的本科教学体系。从教学目标上看,研究性教学应当以培养科学思维、b体育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的。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要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协作观念,提高交流合作能力。从教学过程上看,研究性教学强调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强师创造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达到培养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的目的。要指出的是,研究性教学不是压缩课时,也不是重科研轻教学。研究性教学强调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教学中体现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两者实现有机结合。
金融工程专业学科采用研究性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对于促进教师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1.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从学科性质上讲,金融工程专业课程具有几个主要特点:与经济学相关的课程知识含量丰富;理论性与业务性都很强,在理论指导下注重实际体验;研究范围较广、交叉学科多;与国家政策措施联系紧密等。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决定了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金融学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围绕解决问题而展开的,要求学生从社会实际生活中发现和提出各类现实问题,并通过主动探究去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注重让学生在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对其所学的知识有所启发,进而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甚至由此发现新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对真实问题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研究性教学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基础和个人特点,制订恰当的研究计划,进行具体分工,共同实现研究目标。通过协作学习与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学会分享与交流研究成果,并使自己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得到提高。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融资、投资是金融学关注的基本问题,而金融问题更多地与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以及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开展研究性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和体验金融学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关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5.有利于教师同时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实现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研究学科发展和课程体系、研究教学方法和授课艺术、研究授课对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案和方法的设计。同时,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自己必须有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才能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金融工程专业研究性教学应当根据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各种现实因素,整合出有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和具体教学环节。
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结构,划分知识单元,并根据教学进度,明确各阶段的研究性教学主题。教学主题的选择应当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具体体现在:(1)在满足教学要求、与教材理论保持联系的基础上,选题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金融学中涉及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受到压抑。生活化的教学主题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讲投资组合理论时,可确定研究主题为投资收益与风险的讨论;讨论金融市场时,可以将教学主题明确为金融业务的仿线)选题要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富于探究空间,同时还要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一致。(3)选题应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在讲述金融市场监管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在学习货币政策时,可以与现实中的通货膨胀等问题紧密结合起来。(4)在把握选题原则的前提下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研究目标与课题,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有发现和体验、创造的自由空间。
研究性教学有专题讨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不同的教学形式,在实践中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分析各种形式的优缺点与适用性,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对于一些在知识框架中相对独立的重点内容,比如金融市场结构、投资组合分析等内容可以采取专题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性探讨,培养他们的科研素养和集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对于一些现实性较强,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主题,比如金融市场的作用、运作机制、融资方法、金融发展程度的差异化、货币政策以及金融监管等问题,可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案例分析的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搜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增加社会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一些操作性与实验性强的主题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的形式。比如仿真交易实验可以让学生利用模拟交易系统了解股票、外汇等市场的运作,或结合虚拟资金交易竞赛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交易实务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常用词汇,把握交易的基本特点与交易常识,使学生对市场有初步的认识。研究性教学的学习方式可以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比如固定合作学习小组或非正式合作学习小组。固定合作学习小组是教师在开始专业学习之前根据学生的特点决定学生的分组,保证每组由不同学习水平的成员组成;非正式合作学习小组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组合,给学生创造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机会。两种合作型学习方式各有适用性,教师要根据教学主题所确定的教学形式,在分析两种学习小组安排方式优缺点与适用性的基础上,选择既能满足学生需求,又能实现教学目标并能充分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的安排方式。
1.布置任务,明确要求,适当引导。教师应当对研究主题的背景知识作必要介绍,并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一定数量的相关文献、有关评论文章或搜集相关资料,不能简单地拼凑他人材料,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研究成果,也不要持偏激观点,而应当调查或深入研究,通过补充、深化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教师在这一阶段适当引导和帮助他们广泛查阅和收集资料,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处理以及文献研究的能力。
2.展开教学活动。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有多种,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师角色的定位与转换都非常重要。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无论是实践教学还是专题讨论、案例教学都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相对而言,对于专题讨论或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师更应当从保证教学质量、控制讨论主题、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角度重点把握好以下方面的问题:(1)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高度参与。学生是研究性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气氛,和学生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结合分组讨论、角色模拟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和探究的积极性。(2)应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不要轻易就某一问题下结论。开放式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思维品质,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比如,在讲述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时,在讨论中,学生有时会有一些片面的认识,提出“中国的紧缩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货膨胀达不到预期效果”、“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不明确”、“货币政策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等观点。对于学生的这些观点,教师不应一味地否定,而是应当对学生的资料搜集和学习过程予以肯定,同时引导要求学生联系货币政策的作用与目标来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与调整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当肯定学生好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而对于学生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应当考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规律与差异,给予鼓励和正确引导。(3)应当充分发挥好主导和主控作用。首先,教师应当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通过各种巧妙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做到少而精。问题过于宽泛则讨论散乱,不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也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考虑到不同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提问还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逐渐深入。例如,在讨论中国人民币是应该升值还是贬值的问题上,教师在讨论的不同阶段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提问来引导学生:人民币升值或贬值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对企业的经营有什么影响?升值与贬值对总需求的影响究竟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与物价水平具有怎样的关系?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中国的国际收支有何影响?这样逐渐深入的提问有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对前人观点有所质疑或补充,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看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讨论,力保讨论沿预期的方向进行。鼓励学生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解答学生提出的疑点问题,并对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修正。对于学生争论较大的问题,即使是一些社会敏感问题,教师也应认真分析,不能避重就轻,更不能不回答。第四,教师要把学生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引导到对一般性问题的讨论,并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或结论,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结。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教师应当总结学习要点,阐明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理论知识,总结学习重点、难点和疑点。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完成一份书面的分析报告或论文,通过重新审视讨论过程和解决方案,学生对于学习内容能够加深理解。教师也应当总结教学过程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4.建立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体系。研究性教学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应用和思维水平的提高,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与传统的普通教学不同,研究性教学的成果可能并不是可量化的评价结果,如何从教学效果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两方面构建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设计。
为了有效应对次贷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2008年年底,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有所放宽,通过一系列政策来刺激实体经济,刺激证券市场,2008年年底,我国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到了2009年1月,我国金融市场率先回升,2009年8月4日,我国证券市场最高上证指数提高了3478点,而此时的实体经济仍然处于低迷状态,金融市场的反弹,帮助实体经济逐渐站稳,2011年全年中,我国的股市一直不是十分乐观,而实体经济在2011年上半年出现了通货膨胀,2011年10月之后实体经济开始回落,与实体经济相比,2011年我国股市回落提早6个月左右,通过上述现象可以看出,我国存在较为明显的金融经济周期问题。
2.1强化宏观金融监管意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还是比较侧重于微观监管,尚且比较缺乏宏观监管的意识,我国面临着严重的金融经济周期问题,此后一定要强化宏观金融监管意识。宏观监管理论是新提出的一个理论,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宏观监管意识不强,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很少研究金融周期以及实体经济周期,不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那样,定期公布金融经济周期研究结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还停留在合规性监管阶段,只是依据技术性指标和管理办法来进行监管,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监管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已经无法满足金融市场风险放空的需求,因此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强化宏观金融监管意识,革新监[2]管方式。
2.2建立金融经济周期监测体系想要切实做好金融宏观监管,前提就是要准确把握经济周期问题,进而把握金融对经济周期的放大作用,把握好金融经济周期,因此笔者认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该构建研发部门,建立金融经济周期监测体系,这样一来便于把握金融经济周期,可以为宏观金融监管提供依据。不得不认识到,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在这方面还存在欠缺,只有一些商业性金融机构重视金融经济周期的研究,在以后的发展中,为了做好金融宏观监管,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也一定要建立金融经济周期监测体系,深入研究金融经济周期。
2.3强化金融反周期监管金融宏观监管中存在着很多难点,而金融反周期监管就是典型的难点之一,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在面对金融经济周期时,由于缺乏金融经济周期的检测,因此不能把握反经济周期的力度、频率、节奏,例如在应该降低经济“虚热”时,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有时会刺激经济热度,导致金融风险大大增加。未来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一定要建立金融经济周期监测体系,强化金融反周期监管,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金融宏观监管的总体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就必须对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出相应调整。总体来讲是要“求同存异”,突出“异”即航运特色,海事大学特色;具体而言应从精简教学内容、加快新教材建设、及补充辅助资料三方面进行改革。
1.精简教学内容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精简教学内容。首先,遵循就业导向原则并结合未来航运金融岗位的需要,摒弃了实用性不强、内容抽象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组织部分,这两部分内容多为常识性知识,安排学生课后自学即可;其次,按照务实原则,精简了国际收支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模块,对其重要理论以“点睛”的方式来进行重要阐述。优化后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了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交易与外汇风险管理、我国外汇管理制度、国际结算、国际信贷及资等,基本上围绕航运金融主体业务范围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构建教学体系。授课重点之一是外汇篇,因为航运金融的各主体日常经营中都会面临外汇风险,如航运企业从资金筹措、投资到企业日常经营中的收支项目,绝大多数是以外汇来计价结算的。因此,采取各种方法防止外汇风险,以固定成本,保全利润,就成为各主体企业员工在实际操作中需关注的关键问题。重点之二是国际航运企业结算和船舶融资问题,这两部分与实务密切相关,也应详细对其展开介绍。
2.加快新教材建设近年来我国国内出版的相关教材很多、内容更新较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过去国际金融教材内容陈旧或生搬硬套国外课本、缺乏创新的不足,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正积极组建团队,力争早日完成新教材的编写,体现教材建设的国际性、实务性、动态性。
3.补充辅助资料一是搜集、编写针对航运金融领域的真实案例。如中远航运经营中面临怎样的外汇风险,又如何规避?船舶出口的买方信贷业务是如何操作?国际航运结算的流程如何?等等。真实案例能让学生直接感受现实业务的操作情况,将来如果工作中碰到类似事件可迅速上手,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效果远比使用教材中空泛的假设案例好得多;二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更新数据与信息,体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性、时效性。例如介绍国际收支政策调节时,可长期跟踪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时补充最新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是否存在内外均衡的矛盾,并思考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搭配;三是编写国际金融英语阅读材料。较高的英语水平是国际金融学科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航运金融人才所需具备各项能力中很重要的一项。因此,要注意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使同学将来能成为具备过硬专业知识和较高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改变以往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通过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与技术,利用多媒体资源、网络,通过“案例教学”、“专题研讨”、“实践教学”、“建立课程网站”等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能使学生身临其位、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特点,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案例教学的改革:①拓宽案例的来源渠道。授课案例除了来源于教师的精心选择外,还可由学生自己提供。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培养其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此,可根据各个班级学生的情况,安排学生搜集、提交感兴趣的案例,与教师沟通,若该案例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专业性,教师可将其定为正式的案例分析题目。②把握案例的选择原则。选择案例:一是要新;二是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尽可能选择与航运相关的案例。比如,在进行金融危机的专题讨论时可选择2009年发端于迪拜蔓延于欧洲的债务危机,进而探讨这些危机给航运企业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影响,航运企业又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再如,当讲到利用衍生品防范外汇风险时,可以选取中远集团FFA投资导致巨额亏损的事件,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事情正在发生,会有许多新闻报道,学生处于事件环境中,感觉更真实;二是便于学生验证自己结果或推论的正确性,从而更好的关心国际国内的新闻事件。③采取多样化的案例讨论方式。比较传统的方式是,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要求其事前搜集案例资料,制作PPT,然后在课堂上配合PPT资料进行报告,最后进行提问、回答、教师点评。这种方式不但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学生对案例、知识的理解,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表达能力。此外,还可尝试“访谈法”,即:每两个小组组成一对“访谈组”,一组负责收集整理资料、解决问题;另一组提问,在课堂上采用类似电视专题访谈的形式b体育。“访谈法”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同学间的问答也易使学生放松,克服回答老师提问时或多或少的紧张情绪。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白上案例课的目的不在于寻找正确的答案,而在于改变简单的思维方式、学会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其他实务中必备的技能。比如,如何查找契合案例的相关资料,如何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分工并对各成员所做的工作进行综合,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并说服别人等等。只有学生认同了这种观点,案例教学才会发挥它的作用。
2.专题研讨在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就国际金融的重要理论、社会现实中的相关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门研讨。比如举办“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问题”、“美国次贷危机对航运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等专题研讨会。在研讨的方式上也可以采用类似案例教学中的方法,创设情境教学。例如让某学生扮演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就人民币汇率制度相关问题作专题汇报;部分学生作为智囊团成员参与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另外的学生作为中外媒体记者就专题内容进行采访,并撰写报道。教学情景的积极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性,维护学习气氛。专题研讨教学法使封闭的课堂教学法变为开放型的课堂教学。师生在交流研讨中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教师也能及时从中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已成为用人单位和教育部门的共识,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中最为基本的实践要求,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国际金融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课程设置必须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校内、校外实践。①校内实践。利用实验室进行模拟教学。国际金融课程可建立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等模拟教学系统。外汇交易模拟教学系统,采用宽带接收实时传输、全球同步的24小时外汇交易行情系统,让学生模拟外汇交易,使学生熟悉外汇交易流程,提高操盘能力。通过国际结算模拟教学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汇付、托收和信用证等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业务流程,熟练处理各类业务面函和账务凭证,加深学生对国际结算理论知识的理解。在现有课时的约束下,实验课的安排时间很有限,下一步准备专门开设辅助实验课。现主要利用财经网站所设立的模拟外汇交易平台开展实验。此外,我们也紧密跟踪上海研发集装箱运价指数衍生品的进程,为下一步开展航运运价指数期货的模拟教学做准备。通过模拟教学,提高学生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②校外实践。一是聘请航运金融领域的高层管理人员来校讲座,现已通过经管学院与远东租赁有限公司的合作联合举办了多次船舶融资讲座;二是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省市和全国各类相关业务大赛,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对于国际金融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三是将联系航运企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利用学生大三、大四的假期或教学课时少的时候,进行课外实践,真正身临其境地参与航运金融事务,积累实践经验。
4.建立课程网站通过建立公共邮箱及利用校课程中心共享教学课件、视频等资源,并实现课程相关新闻、信息资源的及时传输,克服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成为师生间进一步开展课下交流、讨论的平台,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