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理财的方式很多,如何让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增值,就要对理财方式了如指掌。知道常见的理财方式有哪些吗?下面是常见的理财方式,欢迎来参考!
理财就是管钱,“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收入像一条河,财富是你的水库,花钱如流水。理财就是管好水库,开源节流。
1理财、攒钱:挣一个花两个一辈子都是穷人。一个月强制拿出10%的钱存在银行里,很多人说做不到。那么如果你的公司经营不好,老总要削减开支,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是把你开除,补偿两个月工资,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资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个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个方案。那么你给自己做个强制储蓄,发下钱后直接将10%的钱存入银行,不迈出这一步,你就永远没有钱花。
2、生钱:基金、股票、债券、不动产3、护钱: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所以要给自己买保险,保险是理财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钱就像打一口井,为你的水库注入源源不断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还不够,要为水库修个堤坝——意外、住院、大病。因为开车撞人倾家荡产的例子。坐飞机的例子:一个月我有时需要坐十次飞机,每次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我都会双手合十,我并不是信什么东西,我只是觉得自己的生命又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为在天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每次坐飞机我都买了88元保50万的意外险,这是给家人的爱心和责任,这50万够我的妻子和孩子生活两年,两年时间她可以改嫁。
3、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以管钱为中心,攒钱为起点,生钱为重点,护钱为保障。
不在乎多少,一个月省下100元买基金,从20岁存到60岁,是637800元;30岁存到60岁,是22万;40岁起存,7万;50岁,2万。钱生钱是长跑冠军,理财一定要从年轻时开始。钱的秉性:你不爱我,我不爱你。女孩子,一定要自立,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第一份:应急的钱,6个月至一年的生活费。存银行,活期、定期,或者货币市场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钱,三至五年生活费,定存、国债、商业养老保险。应该是保本不赔,只会多不会少的东西。
第三份:闲钱,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钱,只有这种钱才可以买股票,买基金,做房地产,或者跟朋友合伙一起开个什么生意,去做这种投资,那么必须是闲钱。对工薪族来说,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一旦有了理财的本钱,就不能只靠工作收入了,应逐步提高理财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及早开始理财,就有机会提早退休享受生活。
下面这个“理财方程式”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理财方程式=50%稳守+25%稳攻+25%强攻。
50%稳守。首先,把一半积蓄放在银行存款或国债上,这些钱的作用不是增加收入,而是保本,避免让财富暴露在不可控制的风险下。除存款和国债之外,还可以关注一下其他低风险理财产品,如人民币理
财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这些理财产品本金较安全,虽然给出的收益率都是预期收益率,没有绝对的保证,但实际上收益率波动范围并不大。
25%稳攻。对于稳攻部分,有一定投资理财概念的人可以选一些波动度较小、报酬较稳健的理财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蓝筹股等,追求的年收益率在5%至10%不等。不过,在投资前要做一些功课,选出好的股票和基金才行;同时还需有投资组合的概念,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
25%强攻。至于强攻部分,就是投资理财中最刺激的部分了,如成长型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货等,既有机会让人一个月赚10%,也有可能一个月赔掉10%。投资这些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必须有相当高的知识与经验门槛,对于不擅长投资的工薪族,最好先以稳攻方式进行,在得到一些投资心得、功力较深厚之后,再加入强攻一族中去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需要指出的是,“理财方程式”的攻守比重是可以灵活调整的,这主要取决于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理财目标,如果能够承受一定风险且短期内无较大资金支出计划,可提高强攻部分的比例,但建议该部分比重不要超过50%。对于保守型的投资人,则可增加稳守的比例,减少强攻的比例。
刚毕业上班的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也很自负,主要是年轻经的起折腾,毕竟潮气蓬勃的年轻人就是要有这种精气神。
就作者个人朋友圈里面那些刚毕业的朋友,除了有几位月光族以外,还有几位但凡账户里有点存款后,看到股市里面有行情时,心里就痒痒,几个伙伴一起鼓捣鼓捣然后就进去了。
股市里面有赚的吗?肯定有,但毕竟是少数,圈子里面有10多个炒股,赚钱的我知道有两位;还有几位年龄大的也算是老股民同志,都是历经风雨的,尤其是股灾那一年亏损的还挺严重,搭进去10多万的大有人在,加杠杆的直接血本。
还有几位喜欢一直更换手里面的股票,但行情总是跟自己过意不去,卖了就涨,买了就跌,总体也是亏损。一般他们炒股要么看所谓的“K线图“,要么就是玩概念,还有就是跟风,很少有人去仔细看过公司的市盈率,公司股价的估值、公司的年报等等。
股市这玩意,根据作者所看到的,10个里面7亏2平1赚的比例是很正常b体育,赚的人收益的确能做到很高,尤其是加了杠杆的,干的狠的一年就能翻一倍,但亏的毕竟是多数,新手进去,不亏损个3,5年的时间,经验很难积累起来,如果不用心去专研,仅仅还是靠感觉,靠听新闻、追热点、跟风向,估计炒个十来年后还是亏。
其它都不会时,就只有投银行,定期比活期好些,金额达到要求的买银行理财产品更好,一般中高层领导除了炒股,很多人的选择就是买银行理财产品,这种资金门槛一般五万或者十万起步,收益率一般能在4%左右,有保本保息的,也有不保本息的,还有保本不保息的,总体下来一般跟预期的收益率都很接近,银行也不会砸自己的招牌,如果银行卖的理财产品还亏损了,以后谁又还会买它的理财产品,即使不保本息的,往往也是刚性兑付。
这两个凡是有个网上购物的,有淘宝账号的人都懂,就不再多说了,这项理财低风险,收益目前能在年化4%左右。
基金这玩意,个人圈子里面玩的较少,而且一般是年龄大一些的人买基金的多些,但他们买基金往往也没什么太高深的经验,就是很普通的听朋友说起哪只基金不错,或者银行的从业人员给予推荐就进入,稀里糊涂的状态多些,少的买个几千块钱,多的买个几万块钱,大部分都是抱着玩的心态进去,以后哪天突然想起来了要用钱,无论涨跌都把它处理掉,中途也就偶尔进去看看,如果连看几次都是亏,后面估计她都不会再去怎么看,直到有一天发现它涨起来时,可能才会考虑把它换掉,这种理念的人较多。
他们也没去认真的研究某支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基金的规模,基金公司的管理水平等等。因为玩的人少,即使有玩的也是个人自己研究瞎玩的多,一般最后下来发现不急用钱的盈利的能超过一半以上,虽然盈利,由于没有用心去打理,往往回报周期太长,回报率较低,所以整体年化收益率都偏,能达到年化8%的就不错。亏损的那部分只有继续不管它,躺着装死,一直等到它盈利。
所以基金对新手其实也不太适合,因为回报周期不稳定,有亏本的风险,另外收益率一般都偏低,除非是老手主要买股票型基金或者QDII型基金。
虽然外面流传有什么死于P2P,但线%的以上的投资人,都是赚钱的,这方面我们公众号还专门做过数据调查。
这种固定债权收益,一般来说只要投资平台不出问题,收益率都是有保证的,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经验,大多数情况下都容易盈利,对什么都不懂的新手来说,最简单的办法跟风投、跟评级榜单投,跟平台背景投投资,比如知名第三方评级榜单前20,或者如我个人测评平台的风险系数为偏低风险的,这类出问题的概率都很低,风险系数为中低风险平台出问题的概率其实也较低。
新手没经验就选低风险或者中低风险平台投,还有一种就是跟风投平台背景强大到家喻户晓的全国甚至在世界都是知名企业开的平台也相对靠谱,年化收益达到8-15%之间都正常,适当精选分散,总体下来盈利的概率都很大,而且门槛很低,往往100块钱就可以起投,所以很多年轻人比较喜欢投资P2P,但如果一个人连网都不会上,智能手机也不会玩的,P2P这条路也走不通,还是去银行柜台比较合适,这类主要是老年人多。
老百姓就不要去参与了,资金门槛一般是一百万起步,甚至3百万起步。有这么多的钱的投资人可以找一家正规的信托公司,比如我们经常听见的中信信托,再委托他们投资,一两百万的资金,都是很普通的用户,如果你有超过500万甚至一千万的资金,那你就是信托公司的超级VIP,给你提供的服务会更加热情,甚至可以上门服务。
要买房至少也要够首付才能买啊,连首付钱都凑不够时也只能继续努力,除非加高杠杆。钱足够时,可以考虑在合适的城市、合适的地段、买套适合自己的房子。
房价怎们说呢?目前来看下跌的概率还是很小,3%左右的涨幅很正常,买到如果不住,再租出去,一年3%的租金回报率也正常,两者相加,只要不是运气太差,一般保底能有6%以上的回报率。
如果买到物超所值的另当别论,北上广深那些特殊地区的房价是例外,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专门跑去北上广深炒房子也不现实,一是大部分人炒不起,二是即使炒的起,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管理。
有部分人觉得人民币贬值过厉害,就喜欢换点美元来配置,这也是配置海外资产的一种方式。现在配置海外资产的方式,除了这种最直接赤裸裸的换外汇以外,还可以买QDII型基金、港股、美股等等这些都是在国内可以直接配置海外资产的方式,QDII型基金募集的资金,它的主要投向就是海外资产b体育,港股和美股更不用说。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条件,可以直接到国外去收购海外高性价比资产。
黄金是硬通货,作为保值增值的配置方式,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保值增值的条件还是要建立在适当倒手的条件下,如果买一根金条一直在家里放个20年,不说增值,就是保值都困难。实际上金价在2011年达到392元/克的最高点后,6年时间过去了,都没在回到过历史最高点,这两年的价格连300都没上过。长远看可以选择在价格较低的时候适当配置一点。
除了以上这几种,还有外汇、期货、保险、股权投资等等多种理财方式。对新手来说最简单的理财方式肯定是银行、其次是余额宝、再次是P2P;黄金和基金的难度接近;股市、期货、股权投资的难度最高风险也最大,信托资产和海外资产更适合中产及以上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