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战略投资(Strategic Investment)区别于单纯的财务投资(也就是低买高卖的“炒股”),特点是金额较大、持股时间较长、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投资者和公司之间在战略层面有一些合作。
在中国证券市场,战略投资者则有其特定法律含义。1999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概念:指与发行人业务联系紧密且欲长期持有发行人股票的法人。
外资则要依照《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适用于外国投资者对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和股权分置改革后新上市公司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中长期战略性并购投资b体育。
一般而言,股权投资分为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财务投资多为平时常见的PE、VC投资,多从纯财务回报角度来筛选项目,而战略投资在筛选项目时尽管也会考虑财务回报,但出发点更多时候是在于被投的公司能否和自己公司的业务有所结合,能否协同放大优势。这是最本质性的区别,该本质性的区别导致的是,财务投资的工作方向是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里找市场风口,次一点的机构可能碰到认为能赚钱的机会就投了;而战略投资的工作方向是分析本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而寻找能够帮助企业长期发展并能带来一定财务回报的投资机会。
一般较大的上市公司或者略大且有扩张需要的公司都会配备战略投资部,但每家公司的风格差距很大,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有的公司十分重视自己的长期财务情况,又由于投资的都是产业里相关的企业,因此尽调会做得非常非常非常用心,把钱投出去了思想上有对项目负责的概念。在这种公司的战投成长会很快,但是也会很累,毕竟这种公司的投决会一般也更谨慎复杂,直接导致工作要求和强度都拔高了。另一个极端就是,管理层更在乎自己的利益或者套路很深的公司,这种公司的战投人员基本上就只是干活的,没什么成长性(除了套路),只要懂老板的意思就行了投资。
还有一点比较关键的就是,财务投资人由于一般对于行业的见解都没有被司管理层深刻,因此基本上不会深入参与被投企业的管理,但是战略投资通常能在管理上寄予一定的帮助,因此也会参与被投企业的管理,比如说行业动态、人脉等的交流,对于大事的决策,以及公司架构等其他问题。至于是否会影响到被投企业的自由度,无论是财务投资还是战略投资,都得看占股。
对应的是,如果是靠谱战投的工作人员,除了投资侧的工作,其实也能学到管理上的实操。
至于退出,财务投资都是要找到下家(可以是转让、上市)的,战投就不一定了,分红为最常见的财务回报手段,当然做得很好的话并购或者上市也是常见的。该点区别也会影响到两者找项目以及投后上的差异。因此真心实意的战投多追求稳定、长期的利润回报,通常项目都比较成熟。财务投资的话就看机构本身重点是早期还是后期了。
战投从业人员的阶层,跟基金类似,分析师底层,往上是找项目的或者管项目的,再往上是领头做项目和跟投决会做汇报的,再往上就是管投资部的理财,但最大的老板还是公司老板,这一点没有基金好,老板太多,人情复杂。
就业角度而言,比起的基金的优点是,(前提是在靠谱机构),投资基本功更扎实、管理实操经验、对商业的认识更为真实、不用募钱只用花钱、有机会在早期就参与到大项目、对个人综合素质提升很快。比起基金的缺点是,(前提是靠谱基金..),公司人多老板也多人情复杂、接触面相对较窄、同行人脉较少、战略方向失误就难做出成就失落感强。
最后说一点,看到下面答案有瞧不起写报告的。怎么说呢,我认为行内人应该不太会这么说,第一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第二是因为踏实的行业研究对于投资生涯而言实在太重要了。(当然我也并不是说写报告就完全等同于行业研究,这还是得看从业水平的事儿。)
【财务投资就像是“买蛋卖鸡”】:财务投资更看重财务回报,因此在投资决策前,要关注市场的规模和增速(项目的天花板)、项目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未来退出的时期等,也要测算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等。
【战略投资就像是“买鸡卖蛋”】:战略投资更看重战略协同效应,重点关注对自身业务的优化和拓展,当然以及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需求。
所以战略投资的核心要看“战略协同效应”,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要从自身业务和投资标的业务两方面综合分析。
【横向战略投资】:指的是在买方领域里进行投资并购,既可以扩大自身业务的市场规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灭竞争对手。比如国美并购大中电器,当年站稳了第一电器连锁的位置;以及腾讯投资Snapchat,在互联网社交领域不断的增加范围和实力;今日头条收购Music.ly,为抖音买下竞品。
【纵向战略投资】:指的是对在买方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进行投资,更多的整合资源,增强自己的议价能力。比如阿里巴巴投资“我来贷”,给自己的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现金贷款业务;以及万科集团投资链家网,从开发商布局房产销售。
【布局新业务的战略投资】:指的是对没有明显的竞争和关系的项目进行投资,企业做大做强之后,焦虑感会一直伴随,在互联网行业尤其如此b体育,大家都惧怕新的颠覆性的技术来临,因此趁早布局是最好的方式。比如腾讯投资“蔚来汽车”,布局新能源汽车行业;阿里巴巴投资Magic Leap,在VR领域埋下种子。
【防御性战略投资】:之前的三个都可以算是主动进攻型,但是防御性的战略投资现在也越来越多。大家都怕错过风口,大家更怕竞争对手布局了风口,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对手投了哪家公司,我们就投这家的竞品。比如腾讯投资扶持每日优鲜后,阿里巴巴也在易果生鲜上进行布局;京东投资网易味央猪肉来保持自己在生鲜电商领域的地位。
战略投资者一般指的是投资技术型初创企业的大企业。一些初创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在网络上或者与客户验证创新。最快进入市场的方法是确定企业存在的问题或者市场需求,并且找到一家能够立即满足这种需求的初创企业。战略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和提供的商业支持就是这样。
初创企业是伴随风险诞生的并且需要长期资金支持,这与专注于短期目标的大企业的目标是不一致的。所以战略投资者能够提供:(1)资本;(2)业务部门的介绍;(3)明确的合伙关系路径;(4)特定市场的市场准入,帮它们找到客户或者把它们带入一个新市场。
战略投资者与传统、独立的风司有很大的不同,后者主要是从不同的有限合伙人那里募集资金,然后投资那些单纯追求财务回报的资本。这些风司既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合理的年限内将本金归还给它们的GP(有限合伙人),因此大多数风司都希望通过IPO、并购或者二次出售部分或全部股权,从而实现从初创企业中退出。然而大企业对此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且通常不会接受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退出。
大多数独立的风司都宣称它们能够帮助投资者实现增值,即试图将战略价值传递给投资组合中的初创企业,而不仅仅为这些企业提供资金,然而这只是它们策略的一部分。策略的真正目的是使它们的投资业绩更好,吸引更好的现金流,最终实现盈利。我敢说,大多数风司只关注财务回报。战略投资者则截然不同,通常驱动它们投资的是对公司有价值的战略回报和一些财务回报,或者只是想实现盈亏平衡。
一些战略投资者会告诉你,它们的战略投资团队是完全独立于公司而存在的,但是从我的工作经验来看,同一家公司的投资团队和并购团队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有时候是同班人马分饰两角。一些战略投资团队,它们宣称不是为了财务回报,而纯粹是为了战略回报而进行投资。有的战略投资团队则尽力宣称,它们正在像金融风司一样行事。大部分公司都使用资产负债表外的自有资金而不是其他人的钱投资。在某些情况下,战略投资者采用的是GP结构,通常收取年度管理费以及20%的附带权益,但这种情况通常比较少见。
从动机到能力,战略投资者能做的很多事,大多数独立的风司都做不到。例如,一家战略投资者(A公司)可能决定要成为某家初创企业(B公司)的客户。一旦A公司签署了巨额的采购合同,那么B公司的销售将以100倍增长。从投资人的角度看,这是买入的利好信号。A公司可能决定投资,买入B公司10%的股份。或者A公司可以投资,然后迫使其全球销售团队来采购并销售B公司的产品或者服务。很多战略投资者能够帮助一家初创企业从国内市场走向其他国家的市场。显然,在某些情况下,战略投资者能够给初创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独立的风司和创业者应当知道如何促成实现这一切。对于战略投资者、初创企业以及财务投资者来说,实现这一切并非易事。
对于战略投资者来说,战略回报比财务回报更重要。用公司一部分资金来投资不会影响其整体业务的发展。相反,如果它们的投资部门领投了一笔或两笔重要的并购交易,那么股价会作为回报来为这些收购买单。一个强大的并购计划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如果企业风投计划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那么该计划将会发挥促进作用,但是投资需要驱动生态链、合作关系和并购。
另外,即使你没有从战略投资中赚到钱,最终你也可以做出一笔或者两笔收购,这都是合理的。当某家大公司成为这些初创企业的客户后,那么其他公私也可能成为它们的客户,它们的价值至少会上涨几倍。
战略投资者实际上有三重底线:财务回报、战略回报和内部的政治认同。战略回报难以量化,而且它会随着企业目标的变化而动态变化。战略投资者如何与业务部门建立并保持联系、如何用企业文化指导工作以及如何在内部和外部营销自己都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最终,战略投资者的管理者需要设定这些目标、确定公司的使命、甄选和激励团队,而且他或者她必须获得公司内部的信任以及首席执行官级别高管的支持。
4.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对初创企业的投资可能在5~10年后才有回报。而且投资行业需要连贯性才能建立起信任和关系。
8.对相关领域考虑是否建立新的服务,即使初创企业最终并没有成为企业的一部分。